医疗器械动物试验
医疗器械动物试验(以下简称动物试验)是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展之前,通过动物模型对产品进行系统性评估的重要环节,旨在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家药监局(NMPA)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尤其是《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21年修订版)》的要求,对于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的高风险医疗器械及创新型医疗器械,应在进入人体研究之前完成充分的动物试验研究。
动物试验的重要性
- 安全性验证:在受控条件下观察产品对活体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影响,评估潜在风险。
- 可行性评估:确认产品在预期应用环境和条件下的功能实现情况。
- 性能验证:测量和分析关键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目标。
- 临床试验准备:为人体试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降低受试者和使用者风险。
- 伦理审查支撑: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为伦理委员会审批提供依据。
动物试验的法规要求
- 遵循技术指导原则 应符合《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相关技术要求,确保试验设计科学合理。
- 真实可追溯 研究过程应全程记录,数据完整、可溯源,可接受监管部门核查。
- 风险控制 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样本量及试验周期,确保对动物的福利保护,并控制实验偏差。
- 与临床需求衔接 试验结论应与后续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相匹配,确保研究链条的连续性。
动物实验的流程
常见需要开展动物实验的器械(参考指导原则)
产品举例 | 分类编号 | 产品举例 | 分类编号 |
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 | 01-01 | 药物洗脱支架 | 13-07 |
双极血管闭合设备 | 01-03 | 人工血管 | 13-07 |
可吸收结扎夹 | 02-06 | 人工心脏瓣膜 | 13-07 |
吻合器(肠道吻合器、皮肤吻合器除外) | 02-13 | 心脏瓣膜成形环 | 13-07 |
可吸收吻合钉 | 02-13 | 心脏封堵器 | 13-07 |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导管 | 03-13 | 腹腔内置疝修补补片 | 13-09 |
支架型取栓器械 | 03-13 | 可吸收外科补片 | 13-09 |
体外除颤产品 | 08-03 | 神经修复材料 | 13-10 |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 12-01 | 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 | 14-08 |
植入式心脏电极导线 | 12-01 | 可吸收外科防粘连材料 | 14-08 |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 12-02 | 粘合剂 | 14-08 |
人工耳蜗 | 12-03 | 粘堵剂 | 14-08 |
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 | 12-04 | 生物敷料 | 14-10 |
骨内固定用可降解金属螺钉 | 13-01 | 含壳聚糖敷料 | 14-10 |
可吸收外科锚钉 | 13-02 | 含银敷料 | 14-10 |
骨填充材料 | 13-05 | 脱细胞角膜植片 | 16-07 |
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 | 13-06 | 牙种植体 | 17-08 |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 | 13-06 | 口腔修复膜 | 17-08 |
胸主/腹主动脉覆膜支架 | 13-07 |
我们的服务
我们为企业提供医疗器械动物试验全流程支持,包括:
- 产品适用性与试验必要性论证
- 动物试验方案设计与法规合规性审查
- 合适实验机构推荐与对接
- 试验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 数据分析、试验总结与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