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缝合针检验中典型性产品的选择原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近日发布了《如何确定同一注册单元内医用缝合针产品检验典型性》的共性问题解答:
典型性产品是指能够涵盖本注册单元内全部产品工艺的一个或多个产品,如典型性产品应涵盖不同牌号不锈钢的产品,同一注册单元中有不同针型、不同牌号不锈钢的缝合针,则应分别进行检验。
我们来对其进行解读:
医用缝合针作为最基础的外科器械之一,其产品注册单元内往往包含成百上千种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同针型、弧度、长度等)。在进行产品注册检验时,对每一个型号都进行全性能测试,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因此,科学地选择出能够代表该注册单元整体情况的“典型性产品”进行检验,是合规、高效完成医疗器械注册的关键。
核心原则:“覆盖性”而非“单一代表”
选择典型性产品的核心原则,并非是找到一个“最好”或“最常用”的型号,而是要确保所选的一个或多个典型性产品,能够完整地覆盖本注册单元内所有产品的制造工艺。
这意味着,“典型性”可能不是单个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组合。其最终的检验报告,必须能够为该注册单元内所有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数据支持。
典型性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
基于“覆盖性”这一核心原则,在选择典型性产品时,必须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 必须覆盖不同的材料牌号
这是最基础的覆盖要求。如果一个注册单元中的缝合针,采用了多种不同牌号的不锈钢材料(例如,同时包含了300系和400系不锈钢),那么在选择典型性产品时,必须从采用不同牌号不锈钢的产品中,分别选取代表进行检验。不能用一种材料的检验结果,去代表另一种材料的产品。这是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中材料验证的基本要求。
2. 必须覆盖不同的针型/工艺
除了材料,不同的针型往往也代表了不同的加工工艺,特别是针尖的成型工艺。因此,如果同一注册单元中,既包含了不同针型(如角针、圆针),又使用了不同牌号的不锈钢,那么应当分别对这些不同的组合进行检验。
综合应用举例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假设某注册单元包含以下三类产品:
- 采用304不锈钢制造的角针。
- 采用304不锈钢制造的圆针。
- 采用420不锈钢制造的角针。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合规的、具有充分覆盖性的检验方案,应至少选择三个典型性产品分别进行检验,以确保“材料牌号”和“针型工艺”这两个关键变量的所有组合都得到了验证。对于此类复杂的典型性选择策略,寻求专业的医疗器械注册咨询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合理的方案。
钦思咨询申报建议
总而言之,医用缝合针检验的典型性选择,是一个以“全面覆盖工艺”为目标的系统性规划。企业在送检前,必须对其注册单元内的产品进行仔细的梳理,识别出所有关键的工艺变量(主要是材料牌号和针型),并确保所选的典型性产品组合能够将这些变量完全覆盖。一份清晰、科学的典型性产品选择说明,是检验报告合规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