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灸疗

谈及中医养生,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针灸”。但实际上,“针灸”包含了两种博大精深的技法——“针法”与“灸法”。相比广为人知的针刺,“灸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灸疗”,是一种更为温和、更适合日常保健的古老智慧。那么,到底什么是灸疗?它和艾灸、针灸究竟是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聊一聊。

一名中医师正在为患者进行传统的艾灸疗法,用于解释什么是灸疗。

澄清概念:灸疗、艾灸与针灸是一回事吗?

首先,我们需要理清这几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针灸 = 针法 + 灸法

  • 针法: 指的是用特制的针具刺激人体穴位,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扎针”。
  • 灸法: 指的则是用燃烧的材料(主要是艾草)在穴位上进行温热刺激,这就是“灸疗”的核心方法。

在传统意义上,“灸疗”和“艾灸”几乎可以划等号,因为艾草是数千年来最核心、最有效的施灸材料。但随着科技发展,如今的“灸疗”概念更为宽泛,还包括了使用电子发热、红外线等现代技术的无烟设备,它们虽不使用艾草,但同样通过温热效应作用于经络穴位。

灸疗的热量从何而来?传统与现代的设备

实现灸疗温热效应的设备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类。

  1. 传统艾灸: 核心材料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艾绒”。艾绒的质量由纯度决定,例如“30:1”的艾绒,代表30公斤艾叶提炼出1公斤艾绒,纯度越高,燃烧时火力越温和、渗透力越强,烟也越小。高纯度的艾绒常被称为“金艾绒”。
  2. 现代电子灸: 这类设备不再燃烧艾草,而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红外、激光、微波等形式模拟传统艾灸的温热效果,优点是无烟、控温精准、使用方便。

设备还是器具?来自监管视角的小知识

在专业的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中,您会发现“灸疗设备”和“灸疗器具”这两个词。它们都属于需要严格监管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但两者略有区别。

  • 灸疗器具: 通常指结构简单、手动的工具,比如常见的随身灸、艾灸盒等,需要手动调节温度。
  • 灸疗设备: 则指结构更复杂、通常带有自动控制系统(如自动控温、排烟)的机器,例如艾灸仪、灸疗床等。

无论是简单的器具还是复杂的设备,它们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完成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以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

灸疗有什么好处?从治病到养生

灸疗的价值体现在“治疗”与“养生”两个层面。在治疗方面,它对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宫寒、痛经等虚寒性、疼痛性疾病有显著效果。而在养生保健方面,其意义更为深远。《扁鹊心书》中提到,无病时常灸几个重要穴位,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在家做灸疗,需要注意什么?

以保健为目的的灸疗非常适合居家操作,但在享受其益处的同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 禁忌人群: 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以及皮肤有红肿热痛者,应避免施灸。
  • 选择设备: 家用建议选择制作精良、有排烟或无烟功能、能基本恒温且不易烫伤的设备。
  • 注意安全: 施灸时注意通风防火,避免烫伤。保健灸疗应选择四肢、腰腹部等安全性高的穴位。
  • 量力而行: 如果是治疗特定疾病,请务必咨询专业医师,不要自行随意施灸。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