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试剂阳性判断值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要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近日发布了《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阳性判断值研究应注意哪些事项》的共性问题解答:
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首次注册用于宫颈癌筛查用途时,应当基于其预期用途开展阳性判断值研究。如通过变更注册增加该预期用途,同样应关注原阳性判断值是否适用该预期用途,如原批准产品阳性判断值仅基于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研究,则变更注册应针对宫颈癌筛查用途建立相应的阳性判断值,并进行相关验证。
我们来对其进行解读:
对于体外诊断试剂,阳性判断值(Cut-off)是区分阴性和阳性结果的“生命线”,其设定的科学性与临床适用性,是产品安全有效性的核心保证。特别是对于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其阳性判断值的确立,有着区别于其他普通检测项目的特殊且严格的要求,是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中的关键审评要点。
核心原则:阳性判断值必须与“筛查”预期用途强关联
最核心的原则是:用于宫颈癌筛查的HPV检测试剂,其阳性判断值必须基于“筛查”这一特定预期用途,通过专门的临床研究来建立和验证。
一个仅仅基于分析性能(例如,能检出多少拷贝的病毒DNA)而建立的阳性判断值,并不能直接证明其适用于临床筛查。因为筛查的目的,并非是检出所有HPV病毒感染,而是在保证足够高临床敏感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筛出具有发展为高度别宫颈病变风险的患者,同时避免因过高的假阳性率而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过度医疗。
不同注册路径下的研究要求
首次注册:必须开展专门的阳性判断值研究
如果一款新研制的HPV检测试剂,其首次注册申报的预期用途就包含“用于宫颈癌筛查”,那么企业必须开展专门的临床研究,以建立并验证其阳性判断值。该研究需要入组大规模的目标筛查人群,并将试剂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终点事件(通常是经组织病理学确认的CIN2+等高度别病变)进行关联分析,从而找到一个在临床灵敏度和特异度上达到最佳平衡的Cut-off值。
变更注册(增加筛查用途)
对于已获批上市,但原预期用途不包含“宫颈癌筛查”(例如,仅用于ASC-US人群分流)的HPV检测试剂,如果希望通过变更注册增加“筛查”用途,则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阳性判断值。
- 重新评估:企业需要评估原有的阳性判断值是否适用于新的筛查预期用途。
- 补充研究:如果原阳性判断值仅基于病毒核酸检测的分析性能研究而建立,那么企业必须针对“宫颈癌筛查”用途,重新建立并验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阳性判断值。这意味着,通常需要开展一项新的、符合筛查目的的临床研究,这份研究是后续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核心证据。
钦思咨询临床策略建议
总而言之,对于HPV检测试剂阳性判断值,其背后必须有强大的、基于特定预期用途的临床证据作为支撑。当产品的“终点”是用于宫颈癌筛查时,其阳性判断值的“起点”也必须来源于对筛查人群的临床研究。无论是首次注册还是增加预期用途,企业都应做好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准备,以科学地确立一个临床价值最大化的阳性判断值。对于此类复杂的临床研究,寻求专业的医疗器械注册咨询,进行前瞻性的方案设计至关重要。